2008年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liu an tong ji

2008年,全市人民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胡总书记两次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,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,解放思想,团结拼搏,攻坚克难,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,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。
一、综 合

  初步核算,全年生产总值(GDP)534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13.8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129.3亿元,增长7.9%;第二产业增加值205.9亿元,增长19.3%;第三产业增加值198.8亿元,增长11.7%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.5:36.1:38.4调整为24.2:38.6:37.2 。按常住人口计算,人均生产总值8768元(折合1283美元),比上年增加1546元。全员劳动生产率121521元/人,增长37.7%。

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

单位:亿元

指 标
绝对数
比上年增长%

全市生产总值
534.0
13.8

第一产业
129.3
7.9

第二产业
205.9
19.3

工业
167.0
23.3

建筑业
38.9
3.1

第三产业
198.8
11.7

运输邮电、仓储业
24.7
7.6

批发和零售业
35.4
13.0

住宿和餐饮业
8.2
16.3

金融业
6.5
4.5

5

房地产业
30.0
5.5

其他服务业
93.9
14.4


 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.8%。其中,食品类价格上涨11.6%,居住类价格上涨8%。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.7%。原材料、燃料、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2.5%,同比上升9.9个百分点;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.2%,同比上升2.9个百分点。

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

类 别
指数(上年=100)

居民消费价格指数
105.8

食品
111.6

其中:粮食
104.0

烟酒及用品
111.3

衣着
96.9

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
100.3

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
102.9

交通和通信
101.1

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
100.8

居住
108.0


  截止2008年末,全市从业人员392万人,比上年增加1.5 万人。其中,第一产业223.9万人,减少4.5万人;第二产业74.3 万人,增加2万人;第三产业93.8万人,增加4万人。年末在岗职工20.37万人,比上年减少0.33万人。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.46万人。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4.0%。

二、农 业

 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 1003.4万亩,比上年扩大54.8万亩;油料种植面积167.7万亩,比上年扩大16.1万亩;棉花种植面积15.8万亩,比上年扩大2.5万亩。蔬菜种植面积89.2万亩,下降3.1%。全年粮食产量437.36万吨,增长8.9%;油料产量21.5万吨,增长16.3%;棉花产量10591吨,增长16.5%。蔬菜、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平稳发展。

200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

产品名称
单 位
绝对数
比上年增长%

粮 食
万吨
437.36
8.9

油 料
万吨
21.50
16.3

棉 花

10591
16.5

蚕 茧

8082
1.6

茶 叶

14071
3.2

蔬 菜
万吨
122.13
2.5

水 果
万吨
3.56
1.5


  全年肉类总产量44.7万吨,比上年增长9.5%,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7.43万吨,增长4.5%。禽蛋产量14.4万吨,增长27.6%;牛奶产量13698吨,增长12.4%。水产品产量24.08万吨,增长12.2%。
  当年人工造林面积3820公顷,退耕还林面积1620公顷。年末森林面积619.42千公顷,活立木总蓄积量2420万立方米,森林蓄积量2109万立方米。
 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521.9万千瓦,比上年增长6.2%。农用拖拉机26.8万台,增长4.8%;农用运输车22546辆,增长9.6%。全年化肥施用量(折纯)35.1万吨,下降1.7%。农村用电量72506万千瓦小时,增长17.2%。
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
 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7亿元,比上年增长23.3%。其中,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143.5 亿元,增长27.4 %。在规模工业中,轻工业完成增加值67亿元,增长24.2%;重工业完成增加值77.5亿元,增长30.3%;分经济类型看: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、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类型企业较快增长,分别增长42.2%、34.7%和24.7%。

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

单位:亿元

指 标
绝对数
比上年增长%

规模以上工业
143.50
27.4

其中: 轻工业
66.96
24.2

重工业
77.54
30.3

其中: 国有企业
9.83
5.8

集体企业
0.39
18.3

股份合作企业
3.41
34.7

股份制企业
99.12
24.7

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
22.30
42.2


  全市32个行业增加值有28个行业实现增长,重点行业拉动明显,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、农副产品加工业、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较快,分别增长50.2%、29.7%和44.9%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21.49亿千瓦时,增长0.9%。
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01.73% ,比上年提高21.92个百分点,再创历史最好水平。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98.20 亿元,增长41.8%;实现利税36.85亿元,增长38.1%,其中利润23.68亿元,增长50.9%。
 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8.9亿元,比上年增长17.2%,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.8亿元,是上年同期的2.5倍;上缴税金总额达3.6亿元,同比增长96.6%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85.9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1.8%;房屋竣工面积541.3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4.0%。
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
 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6.2亿元,比上年增长27.7%;其中,城镇投资231.1亿元,增长27.9%;农村投资25.2亿元,增长22.1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4.9亿元,增长84.2%;第二产业投资110.9亿元,增长51.9%;第三产业投资140.4亿元,增长11.8%。从行业看,全年完成工业项目投资105.4亿元,增长47.3%,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46.0%。三产中的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.8%,卫生、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增长59.9%,居民服务业投资增长57.6%。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8.8亿元,增长14.0%;商品房施工面积417.3万平方米,增长23.5%;商品房竣工面积101万平方米,下降27.4%;商品房销售面积135.3万平方米,下降16.6%;商品房屋销售额34.1亿元,下降0.7%。
  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加强。全年施工项目2387个,比上年净增244个,其中新开工项目1943个,比上年净增391个;共安排“861”行动计划续建、新开工项目19项,计划总投资51.7亿元,当年完成投资14.0亿元。全年新增电力装机容量2.64万千瓦。

五、国内贸易

 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.2亿元,增长23.1%,为近14年最好水平。分城乡看,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6.7亿元,增长22.8%;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51.3 亿元,增长23.1 %。分行业看,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76.1亿元,增长22.4%;餐饮业零售额 22.1亿元,增长 29.1%。食品、饮料、烟酒类增长34.2%,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2.6%,化妆品类增长51.6%,日用品类增长56.6%,体育、娱乐用品类增长25.7%,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9.9%,汽车类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71.5%。

六、对外经济和旅游

  全年进出口总额33261万美元,比上年增长33.3 %。其中,出口 32363万美元,增长38.7%;进口898万美元,增长44.7%。从出口经营主体看,民营企业出口26114万美元,增长55.3%,民营企业出口额占全市进出口总额比重为80.7%。

2008年出口贸易主要分类及地区分布

单位:亿美元

指 标
绝对数
比上年增长%

出口额
3.236
38.7

其中:机电产品
0.3
-11.5

其中:一般贸易
2.9
40.7

加工贸易
0.3
10.4

其中:对亚洲
1.28
46.8

对欧洲
0.6
38.5

对北美洲
1.09
27.4

对非洲
0.05
55.6

对拉丁美洲
0.17
43.6

对大洋洲
0.05
115.7


 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家;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212万美元,增长6.5%;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591万美元,增长48.3%。在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中,制造业占比重为98.8%。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个,增加1个。
  全年接待海外游客7650人次,比上年增长75.1%;接待国内游客476万人次,增长23%。旅游总收入24.87亿元,增长26%。其中,旅游外汇收入450万美元,增长91.5%;国内旅游收入24.56亿元,增长26%。年末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点(区) 17处。

七、交通和邮电

  交通运输、仓储及邮政业平稳增长,全年实现增加值24.7亿元,比上年增长7.6%。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6886万吨,增长14.6%,货运周转量63.73亿吨公里,增长12.9%;客运周转量66.12亿人公里,增长13.2%;水运客运量38万人次,水上客运周转量579万人公里。
  年末全市拥有各种机动车辆58.8万辆,比上年增长11.6%(同口径)。汽车拥有量14.5万辆,增长7.5%。其中:载客汽车7.28万辆,增长23.9%,其中轿车3.8万辆,增长15.7%;载货汽车5.92万辆,比上年增长11.6%。
  邮政电信部门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1.1亿元,比上年增长90.2%;其中:邮政部门完成邮政业务量1.99亿元,增长17.1%;电信部门完成业务量49.11亿元,增长95.2%。电信部门年末拥有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00.6万户,减少13万户;移动电话用户162.9万户,增加38万户。每百人拥有电话(含移动电话)43.3部,比上年增加4.1部。互联网用户9.99万户,比上年增加3.56万户。

八、财政、金融、证券和保险业

  全年财政收入42.3亿元,增长28.5%,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.0亿元,增长28.1%。在地方税收收入中,增值税增长35.4%,营业税增长34.0%,企业所得税增长94.5%。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。全年财政支出99.2亿元,增长39.6%。其中,教育支出增长45.5 %,科学技术增长39.9%,医疗卫生支出增长66.1%,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1.0%。全年十八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20.08亿元,比上年增加12.08亿元。
 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(本外币合计)540.4亿元,比上年末增加114.5亿元,增长26.9%。其中,企业存款余额95.8亿元,增长25.9%;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47.6亿元,比上年末增加68.1亿元,增长24.4%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74.7亿元,比上年末增加50.8亿元,增长19.2%。其中,短期贷款187.9亿元,增长26.2%;中长期贷款79.8亿元,增长16.4%。2008年,金融机构贷款不良率下降16.32个百分点,金融机构盈利5.84亿元,增长92.1%。到2008年末,全市有证券公司分支机构2家,上市公司1家,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14.4亿元,比上年下降50.4%。
  截止2008年底,全市共有保险公司分支机构17家,其中经营财产保险业务12家,经营人寿保险业务5家;全年保险业保费总收入23.53亿元,比上年增长56.8%;其中,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4.79亿元,增长27.7%;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18.74亿元,增长66.5%。赔款和给付4.2亿元,增长50.5%。其中,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2.59亿元,增长30.6%;人身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1.61亿元,增长99.9%。

九、教育和科学技术

  普通高校3所,当年招生9539人,增长10%,在校生26970人,增长15.4%,毕业生5697人。各类中等职业教育(不含技工学校)当年招生2.08万人。普通高中66所,招生3.80万人,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5.01%,比上年上升5.51个百分点。普通初中363所,招生10.32万人,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7.84%。小学2042所,招生8.32万人,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.87%。

2008年各类教育发展情况

单位:人

指 标
招生数
在校生数
毕业生数

普通高等教育
9539
26970
5697

中等职业教育
20768
61497
20401

普通高中
37963
138295
49422

普通初中
103158
303853
79046

小学
83200
472364
95705


  全市有省级研发中心8个。组织市级科技成果5项,取得省级科技成果5项,其中获省级三等奖3项。全年受理专利申请203件,比上年增长62.4%,授权专利104件。科技兴农力度加大,全年选派科技特派员402名,创建专家大院41家。全年财政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3961万元,增长39.9%。其中,用于科学应用研究、技术研究与开发913万元,增长39%。
  全市共有县以上产品质量检验机构6个。全年完成强制认证企业26户,食品认证企业688户,体系认证企业181户;法定计量技术机构7个,强制检定计量器具8.87万台件;实施名牌发展战略,年末全市有国家免检产品8个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6个、安徽名牌产品41个,六安市名牌产品10个。

十、文化、卫生和体育

  2008年末,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,文化馆7个,公共图书馆6个,博物馆3个,年末馆藏档案资料35.36万卷(件、册)。广播电台1座,中波发射台1 座,电视台1座,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7座,有线电视用户23.58万户,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.49%;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3.62%。
 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(含诊所、卫生所室)453个,其中医院、卫生院196个,卫生防疫防治机构9个,妇幼保健院(所、站)9个,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0个。卫生机构年末床位数11020张,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4822人,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226人,注册护士3719人。全市所有县(区)都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,实际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口498.58万人。
  全年在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,我市运动健儿共获得2枚金牌、2枚银牌和1枚铜牌;其中,全国冠军1个、全国亚军2个。积极开展以“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”为主题的系列活动,全年共举办千人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16次,参加活动人数30万人次。

十一、人口、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

  截止2008年末,全市公安户籍人口701.64万人,比上年增加6.1万人。据1%人口抽样调查统计,2008年全市常住人口609万人,人口出生率为11.23‰,比上年下降0.26个百分点;死亡率为7.37‰,上升0.1个百分点;自然增长率3.86‰,下降0.36个百分点。年末城镇化率35.4%,比上年提高1.9个百分点。
  2008年在岗职工人均平均工资20850元,增长19.8%。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07元,比上年增长12.9%;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958元,增长13.1%,其中食品支出增长18.5%,交通与通讯支出增长11.5%,衣着支出增长8.1 %,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增长11.6%;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2.7%,比上年提高1.9个百分点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.59平方米,比上年增加0.42平方米。
 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47元,比上年增长19.3%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53元,增长18.8%,其中食品支出增长14.8%,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24.2%,居住支出增长22.7%;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.1%,比上年下降1.6个百分点。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1.4平方米,比上年增加0.6平方米。
 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。养老、失业、医疗、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制度深入开展,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23.18万人、医疗保险27.24万人、失业保险24.46万人、生育保险15.67万人,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3.46万人;合计征缴五项保险基金9.9亿元,比上年增长5%;发放失业保险金人数1.85万人。全年保障农村低保对象21.91万人,城市低保人数46686户,74346人,87.65万人次。全年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8008人,创业培训1290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5.78万人。年末全市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6000张,收养各类人员5827人。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1.3亿元,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400万元。

十二、资源、环境和安全生产

  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。年末全市共有市、县级环境监测站8个。监测的6个县区中空气质量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;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%;排污单位废水综合达标率100%。全年COD排放总量31146吨,下降1.47%; SO2排放总量17792吨,下降7.01%。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67.85%,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.52%,比上年提高1.52个百分点。
  年末全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总数累计3个。已建成自然保护区13个,其中国家级4个、省级9个。
  安全事故明显下降。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.61人,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2007年减少0.24人,比上年下降28.2%。全年共发生火灾事故672起,比上年上升59.2%,经济损失452万元,下降2%;死亡4人,下降20%。发生交通事故654起,下降37.8%,直接经济损失139.1万元,下降45.7%;死亡286人,下降14.1%。

  注:1、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。
    2、全市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为初步核算数,绝对数按现价计算,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。
    3、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。
    4、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。
http://xxgk.luan.gov.cn/XxgkNewsHtml/NA001/200903/NA001010900200903007.html

六安市1—2月份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1.9% liu an

  今年1—2月份,受元日、春节等节日消费需求的拉动,我市消费品市场开局良好,市场货源充足,商品销售活跃,仍然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。1—2月份,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.8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21.9%,增幅比上年同期快2.3个百分点,居全省第四位。
  一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
   1、限额以上企业增势仍然强劲。1—2月份,我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累计实现零售额9.3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33.3%,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1.4%提高到24.3%。净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.7%,大型企业贡献继续加大。
  2、餐饮市场活跃。1—2月份,我市住宿和餐饮业共实现零售额3.7亿元,同比增长26.7%,比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幅度高4.8个百分点。
  3、城乡市场共同发展,农村市场火爆。1-2月份,全市市及县完成零售额21.5元,同比增长19.4%;县以下完成零售额16.7亿元,同比增长25.2%。
  4、零售额增幅有所回落。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,我市消费品市场有所回落。从当月来看, 2月份完成零售额18.5亿元,增长19.8%,比1月份低了4个百分点,从累计来看,1-2月增幅为21.9%,比2008年全年增幅下降了1.2个百分点。
  二、推动消费品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
  1、居民收入的提高,是居民消费支出增加的首要条件。近年来,由于市委、市政府把关注民生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执政第一要务来抓,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。1-2月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7元,同比增长10%,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9.3%。居民收入的快速提高,有力的支撑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,从而使消费品市场呈现出持续较快增长的态势。
  2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是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原因之一。近年以来,全市物价总水平同全国一样,出现快速上涨态势。直接推动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。春节所在的一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比上年同期增长2.3,高出全省1.8个百分点,2月份高出全省1.2个百分点。
  3、节日消费特征明显是消费品市场的突出表现。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,是一年中的消费高峰期,吃、穿、用类商品全面旺销,春节期间,全市各商场、超市、商业街区不断开展的形式多样较往年让利更多的营销活动,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。
  4、农民工返乡带动消费。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、去年第四季度起,全市有几十万农民工,失业后陆续返乡,返乡的民工多为年轻的群体,他们是消费的主力军,对农村消费品市场产生较大影响,1-2月份,全市县以下完成零售额16.7亿元,同比增长25.2%,增幅为近几年少有。
  5、我市08年底开始实施的 “家电下乡”活动,进一步促进了家电消费品市场的繁荣。从限额以上企业销售类值来看,1—2月份,全市家用电器类实现零售额5921.5万元,比上年同期4373.7万元增长35.6%。

六安市1-2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开局良好 gu ding zi chan

1-2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开局良好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  1-2月份,全市共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82671万元,同比增长68.9%,增幅居全省第二位。实现项目投资149243万元,同比增长87.3%;实现房地产企业投资33428万元,同比增长17.4%。
  1-2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:
  一、投资资金来源充裕,三大产业全面发展
  1-2月份,全市投资资金到位347908万元,同比增长53.3%。其中上年末结余资金57923万元,同比增长75.0%;本年资金来源289985万元,同比增长93.6%。本年资金来源中,国家预算内资金56046万元,同比增长1.5倍;国内贷款31732万元,同比增长1.0倍;自筹资金159294万元,同比增长1.0倍;其他资金41718万元,同比增长28.3%。
  1-2月份,全市实现第一产业投资4012万元,同比增长1.7倍;第二产业投资88968万元,同比增长67.6%,比去年同期加快38.0个百分点;第三产业投资89691万元,同比增长67.4%,加快47.8个百分点。
  二、项目投资增幅加快,房地产投资保持稳定
  1-2月份,全市共实现项目投资149243万元,同比增长87.3%;其中工业项目投资86898万元,同比增长70.8%,比上年同期加快29.1个百分点,增幅居全省第三位。
  1-2月份,全市共实现房地产企业投资33428万元,同比增长17.4%,比去年同期略降1.4个百分点,增幅居全省第九位。其中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00.8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28.7%;竣工面积10.2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1.8倍;竣工价值11821万元,同比增长78.6%;实现房屋销售建筑面积21.4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2.1倍;商品房屋销售额55725万元,同比增长2.6倍。
  三、县域投资增长迅速,市直投资带动显著
  1-2月份,全市“五县三区”共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25922万元,同比增长59.6%;其中霍山、霍邱、裕安、舒城四县(区)投资增幅均在40%以上,增幅最快的霍山实现投资40829万元,同比增长87.5%,为全市投资增长贡献25.6个百分点。
  1-2月份,市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1513万元,同比增长1.4倍,带动全市投资增长24.6个百分点。
  对加强今后投资工作的两点建议:
  一、抓好资金落实,保证项目投入。要加大与有关部门的衔接力度,确保中央扩大内需各类项目和资金的落实;要开好银企项目推介会,积极争取信贷资金;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,以产业项目为载体,大力推进招商引资进度。
  二、做好协调督查,确保项目进度。要定期召开项目尤其是重点项目专项督查会议,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,抓好项目建设进度,充分发挥投资效益。

http://xxgk.luan.gov.cn/XxgkNewsHtml/NA001/200903/NA001010900200903009.html